成果回顧

本次生物多樣性研究計劃邀請來自台灣生態保育、環境科學及永續發展領域的專家,組成權威評審團。

得獎
手作一條永續之路 2024-25 手作步道計劃
國立臺灣大學山徑行動社
得獎
都市遇「興」語:攜手守護校園生態
國立中興大學自然生態保育社
得獎
昆蟲學系標本展示室「蟲見」翻新計畫
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環境教育展解說隊
特優
遊蕩犬對臺灣原生食肉動物生態棲位之影響
何欣澄|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
優等
Quantitative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Reproductive Life-History Strategies of Parasitic Plants: A Case Study in Balanophora
Trevor Padgett|Tunghai University
優等
鳥類適應高鹽環境的腎臟與眼上鹽腺趨同演化
邱啟誠|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
佳作
從觀察到指標:東亞首次發布複合物種指標
林大利|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
佳作
群眾保育:海龜覓食棲地、定居模式及威脅
馮加伶|國立臺灣師範大學/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程
佳作
臺灣兩種海岸擬蠍新種與臺灣第一個物種名錄
林湘芸|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
入選
整合公民科學與文獻建立台灣鳥類性狀資料集
傅淑瑋|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
入選
臺灣崩塌棲地特性與植生復育原生草類整合
許愷岐|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
入選
臺灣北部鰻苗多樣性研究
林晏廷|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
入選
台灣擬食蝸步行蟲物種界定與保育研究
葉人瑋|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
入選
台灣特有種招潮蟹遺傳結構的研究
洪昆瑨|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
入選
淺層基因體定序法重建台灣竹節蟲親緣關係
王柏澂|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
入選
Diversity of Taiwanese Brackish Crabs Genus Ptychognathus Based on DNA Barcodes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
許智惟|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
入選
截短熱休克蛋白 70 之功能及演化分析
陳怡靜|國立中山大學生命科系
入選
台灣嗜熱溫泉藍綠菌全基因體解析與適應機制
鄭晏宜|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
入選
東沙群島海域魚類名錄
伍晟禮|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
得獎
以原生植物環境微生物復育崩塌地及社區參與
國立臺灣大學
得獎
龜「疫」難逃?食蛇龜與柴棺龜的隱形危機
國立屏東科技大學
得獎
被遺忘的天籟-昆蟲的聲學多樣性
國立中興大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