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秀獎|得獎

都市遇「興」語:攜手守護校園生態

國立中興大學 自然生態保育社

摘要

自然生態保育社長期關注都市校園中的生物多樣性議題,透過此次「都市遇『興』語:攜手守護校園生態」行動方案,推動導覽教育、物種調查、水質檢測、窗殺改善等具體行動,提高學生與社會大眾對生態保育的重視。團隊運用公民科學平台記錄校園物種,並逐步建立中興湖與綠川的水質與外來種監測資料庫,透過多元的校內外合作、通識課程與線上週展,深化生態知識傳播。積極推動不餵食宣導與外來魚種監測,並製作外來種標本,提升教育價值。也透過鳥調、植辨、夜觀等活動,燃起學生對自然的熱情與行動力。未來,團隊將持續強化監測與數據累積、擴大公民參與。自然生態保育社期望打造生態友善校園,讓生態保育成為全民共識。

方法與執行步驟

  1. 生態教育與推廣:與通識課程結合生態導覽,探索中興湖生態與鴨鵝餵食問題,提升民眾環境意識。
  2. 校園生態觀察與物種調查:觀察或記錄校內物種與水質,建立數據庫。
  3. 綠川巡守隊:透過水質檢測、定期巡守與淨溪等行動維護校園周邊綠川環境。
  4. 窗殺改善:於窗殺多的校園大樓增設窗貼,期望減少鳥類窗殺數量。
興大鳥類傷亡數量圖表

創新作為與跨域合作

透過夜觀、植辨、淨溪、新年數鳥、多元的社課與講座,深化校園生態教育並推廣。與社區、民間團體到政府,攜手合作讓生態保育理念深植人心。也秉持公民科學精神做生態調查,並嘗試如窗殺改善、外來魚種監測等更積極的行動。

預期成果與貢獻

  1. 啟發生態保育意識:透過生態導覽讓民眾與學生認識生態重要性。
  2. 提升公民科學參與度:透過監測與調查,引導參與者使用公民科學平台,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監測。
  3. 改善水質:宣導「不餵食」,讓民眾了解餵食對中興湖的影響,同時維護綠川,減緩污染,改善都市水域環境。
團隊名單

俞睬妍 森林系/社長/提案撰寫與主負責人社團人員
黃鈺蓁 獸醫系/學術副社/成果報告製作、調查報告整理分析社團人員
石軒安 生命科學系/行政副社/調查報告整理分析社團人員
林星彤 歷史系/教學負責人/跨域興學習負責人、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吳衍佑 生科系/教學負責人/跨域興學習負責人、外來種標本製作負責人社團人員陳益珝 生科系/動物組組長/中興湖動物物種調查、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翁聖祐 生科系/動物組組長/中興湖動物物種調查、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許暐仲 森林系/植物組組長/中興湖植物物種調查、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洪蜀雲 昆蟲系/植物組組長/中興湖植物物種調查、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藍莉媛 生科系/鳥組組長/中興湖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鄭岳宸 昆蟲系/昆蟲組組長/中興湖昆蟲物種調查、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涂家興 昆蟲系/昆蟲組組長/中興湖昆蟲物種調查、導覽培訓社團人員
吳佳錡 企管系/環境組組長/中興湖與綠川水質監測、綠川淨溪社團人員
方弈達 昆蟲系/器材/中興湖外來魚種監測與魚種普查負責人社團人員
莊千黛 昆蟲系/美工/社團活動宣傳繪製、導覽協助社團人員
廖佩宜 植病系/網宣&公關/社團活動宣傳與推廣、導覽協助社團人員
林書妤 森林系/總務/導覽協助社團人員
張庭榛 昆蟲系/圖書/導覽協助社團人員
石健佑 昆蟲系/器材/導覽協助

top TOP